柯晓燕讲述:我和陶国泰教授的故事
陶国泰教授
大米说
2018年4月25日19时36分,我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南京脑科医院名誉院长陶国泰教授仙逝,享年102岁。
他是儿童精神医学之父,也是中国研究孤独症的第一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来,由于公众对孤独症认识不足,很多孤独症孩子都被当成精神病看待。
一直到1982年,陶国泰教授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首次报道了4例孤独症的孩子后,孤独症才慢慢被认识和重视起来。
大米和小米曾推送过相关文章,点击阅读:是这三位老头,影响了千万自闭症家庭!
而他也将“autism”翻译为孤独症,被官方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前天,陶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之前我曾经多次想采访这位中国孤独症研究的鼻祖,但多方打听均得知他健康情况不佳而作罢。如今突闻噩耗,唏嘘不已。
在南京脑科医院工作多年,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抽动症等儿童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专长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病理机制的研究的柯晓燕教授,接受《大米和小米》独家专访,讲述她和陶国泰教授相识20多年的故事,以及她眼中的陶国泰——作为中国研究孤独症的第一人,他和孤独症有着哪些故事?对后辈孤独症医生有什么期望?
我和陶老教授
口述 / 柯晓燕
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陶老是我踏入孤独症领域的引路人,我与他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如果要说他给大家的印象是什么?我脑海里出现的就是他坐在海边的那张照片,昂头向前,始终注视远方------
陶国泰教授昂头向前,始终注视远方
陶老是我踏入孤独症领域的引路人
1986年,十八岁的我考入了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攻读儿科专业,尽管那时陶老成立的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才2年,但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而且还有机会去那里上见习课。
依然记得第一次看见陶老的情景,那是1989年,我们来研究中心进行儿童精神科见习。
陶老和其他医生就站在孩子们中间,和我们一一介绍他们的情况,从陶老的讲述中,我了解到这类孩子所面临的现实,了解到陶老他们尽可能地在给这些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也尽可能研究出让他们能够和其他孩子融入的方法。
三楼的活动大厅,七彩的有机玻璃门,五彩缤纷的墙纸,这里是为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孩子打造的一片“自由”的小天地,但又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多彩与黑白、自由与禁锢这些强烈的反差深深地触动了我。
尽管儿童精神科只是我主修的儿科中非常小的一个分支,但这次见习已经在我的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
与陶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991年,五年的大学生涯结束,按照惯例,我应该会分配到儿童医院。但因为2年前的那一次见习,让我对儿童精神科的好奇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我主动去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找到陶老,跟他了解这个专业。
那是我与陶老的第二次见面,但却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已经75岁的他依然精神抖擞、一举一动都透着儒雅,让人觉得亲切。
看到我主动找来,他非常高兴,还与我这个晚辈讲起他这些年的经历,听到我说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想到这里来工作,陶老深感欣慰,马上表示欢迎。
但在90年代,这个学科在医学只有一隅之地,回去之后,老师同学们都非常惊讶:“你确定要去那个地方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家里的长辈中有一些也是医疗界的前辈,很是不解,问我为什么想去那里,我说我觉得这个专业很有发展前景。他们当时的担忧我至今记得:“可能是的,但是也许在你这辈子都发展不起来。”
二十多年过去,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当初的想法。如今,这个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从陶老最开始组建的我们这个团队来看,已经为全国各地培养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心理卫生专门人才300多人,有的已成为当地学科带头人、教授和技术骨干,我看到了越来越多人在为这个群体做出努力。
随着孤独症诊断的例子越来越多
但却没有治疗办法,陶老也会焦虑
进入儿童中心后,我被分到了孤独症研究小组,就这样,我跟陶老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也不断了解孤独症。
公众所看到陶老第一次公开报道孤独症是在1982年,但其实在更早期,陶老就已经开始带领大家认识孤独症,我们的儿童病房是在1978年成立,病房成立之初就已经诊断过孤独症。
随着孤独症诊断的例子越来越多,陶老变的越来越焦虑,他曾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过:“治疗孤独症从来就没有特效药,每次面对患儿父母期盼的眼神,我非常想帮他们,但我开不出处方。”
而这,也就更加让他加紧了研究孤独症治疗的方法。
陶老是一个有非常执着的探究精神的人,一有新的东西他就会想要尝试。
他去国外开会,总是会拎着特别重的资料回来,然后很高兴地拿给我们翻译,比如美国的家长联盟杂志,里面会介绍一些治疗孤独症的方法。
那时候,我们的外语水平还不够好,他会坚持给我们上外语课。
翻译过来后,陶老就带着我们研究这些方法如何实施,比如什么叫拥抱疗法、教育行为训练又是怎么回事,钠曲酮治疗到底可不可行……他还带我专门去中科院研究所讨论钠曲酮治疗孤独症到底怎么办……
那时候才90年代,信息资料收集远不如现在方便,但我们就是从陶老带回来的文献中,一点一点去熟悉孤独症的治疗,开展我们自己的临床研究与探索。
他一直呼吁
早发现,早训练,因为这可能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除了研究治疗方法,他还非常注重科普。
他曾在报纸上发表过很多的科普文章,呼吁社会人士重视孤独症。比如1992年,他就在《健康报》的一整个版面写下《重视儿童孤独症的防治》,里面讲到有30万孤独症儿童在呼唤、在等待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
随着治疗方法越来越清晰,他也一直积极呼吁,孤独症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训练,因为这可能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看到父母忧心的状况,陶老也会尽可能给他们希望,因为在他看来,孩子从降生开始,就伴随着痛苦。如果给他们的家庭多一些希望,也是我们做医生的成就。
同时,他也会联络不同的学科,让大家一起来关注这个事情,比如儿科、心理学、特殊教育。儿童中心刚开始组建的时候,就是包含特殊教育、社会工作、流行病学、临床医生、治疗师等学科的多学科协作团队。
而且他是一个非常注重国际交流的人,对于我们这些医生晚辈,他会希望我们保持和国际同行的紧密联络。
他甚至在八十岁时还帮我写推荐信,让我去他以前去过的地方学习。他希望我们不要停止、不要松懈,要一直向前,向前。
我也深知我们距离陶老的期待还有很远很远……
即便在最后
也不忘儿童中心的发展
陶老近几年一直在我院老年神经科住院治疗,我们有机会就会去病房看看他老人家,但由于听力、视力下降,交流已经很困难。
一次我去看望陶老,我以为他听不见,就自顾和师母说话,结果他在旁边拽了拽我的衣服,师母很高兴地说:“小柯啊,他知道你来啦,他想和你说话啊!他最惦记的就是儿童中心的发展了!”
陶老虽然去了,但他对儿童中心、对中国孤独症领域的影响确是无比深远的。
陶老作为儿童中心的创办人,除了成立了专门的儿童中心,还把国际上先进的儿童心理卫生服务的框架带给了我们。
在孤独症领域,1982年,陶老在国内首次报道的4例孤独症案例,让我们第一次了解到这个疾病。在之后,他也不断地尝试各种治疗方法,并不断地给公众科普孤独症知识,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所以他不仅仅只是一个临床医生,对我们整个学科的推动,包括这个学科的框架建设,再到学科应该建设成怎么样,尤其还有我们学科跟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都做了很多积极的贡献。
虽然儿童中心是在1984年成立,但陶老的理念一开始就非常先进,他希望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团队,配有教师,社会工作者、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工作的人员。在儿童心理卫生机构配置中,其实到现在为止都很难得有这么多学科交叉的人员。
从我自身在儿童中心工作二十多年来,我知道其实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没有一份对儿童工作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陶老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1992年退休后,他还依然来查房,来给我们上课,来指导我们做课题,他最后一次做大型学术活动是在90岁高龄。
很感谢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次见习,让我见到陶老,接触这个学科,而他的精神,也将一直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图片来源:江苏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疗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柯晓燕
侧栏
陶国泰教授生平大事记
1916年
5月陶国泰生于江苏无锡
1941年
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随后去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任教。
1947年
协助程玉麐教授创建南京精神病防治院。
1948年
获WHO奖学金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攻读儿童精神医学。
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国致力于发展我国仍是空白的儿童心理卫生事业,至今已有60多年。
1979年
去美、日、法等国参加国际会议10多次,讲学6次,并获得殊荣。被美国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会(AACAP)聘请为荣誉会员。
1981年
12月被任命为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院长。
1982年
在南京确诊并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上发表论文“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首次报道了4例中国的儿童孤独症病例。由此,孤独症被慢慢被认识和重视起来。
1984年
创立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1987年
8月该中心WHO任命为科研和培训合作中心,并被国家卫生部任命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
1992年
2月撰写《重视儿童孤独症的防治》一文,引起家长和社会对孤独症的重视。
2000年
年会上由主席授予奖牌,以表彰其在推选儿童精神疾病的治疗以及发展儿童和家庭预防模式方面的贡献。
2018年
4月25日离世,享年102岁。
-陶老一路走好-
采写 排版 | 当当
大米和小米一群(已满)
413811513
大米和小米粉丝二群(已满)
130358390
大米和小米粉丝三群(推荐加入)
689143465